研究記錄/實驗記錄的書寫方法
博主推薦:PC系統的Onenote或者Mac系統下的Circus Ponies NoteBook,都是書寫實驗記錄的最好工具。
擴展閱讀:Onenote:科研好助手
1 ?實驗記錄的座標表尺: 時間!
a. 以六位數字表示日期,如 090813 為 2009 年 8 月 13 日; 此串數字,一百年才會重一次。 所有記錄均得載入時間,并可作為記錄的名稱。
b. 設計作 記錄表 或 月記錄表,可以鳥瞰實驗的整體,并作一清楚的綱要。
2 ?記錄方式
a. 每一記錄單元獨立成篇,以日期命名 (見 2.3); 記錄內容分條列舉,以 (1), (2), (3) … ?編號標示,每一小條單獨敘述一個說明或觀察。
b. 記錄內容以『日記體』為主,詳細敘述每一細節,有結果則需表或作圖;避免使用奇怪的代號,日后可能自己也忘掉代號的意義。
c. 若有膠片、照片、X-ray 底片、記錄紙、轉印紙、藥品標等,均需小心裝在透明袋,或黏貼在記錄本上,加以標示及說明,并在記錄中詳細描述。
d. 每頁均得標示頁碼,頁碼自始連貫至終,與下述記錄的分類命名無關。
3 ?記錄的分類命名法
a. 依記錄內容,分為 計劃 (P) → 操作 (E) → 結果 (R) → 討論 (D) 四類。 可以 P-E-R-D 代號說明此記錄的性質,及各記錄單元之間的相互關,方便追蹤。
b. 實驗之起點為計劃之擬定,如 [090813-P1],執行此計劃則為 [090813-P1-E1],此實驗之結果整理為 [090813-P1-E1-R1],對此結果之討論為 [090813-P1-E1-R1-D1]。 但不一定要固守 P→E→R→D 次序,可省略任何一點。
c. 若同一天有兩項實驗計劃,另寫為 [090813-P2],其執行為 [090813-P2-E1]。
d. 若兩個不相關的計劃同時在進行著,可在日期后面以字母區分,如 [090813 SS-P1] 及 [090813 PP-P1]; 每一計劃自成系統,亦可分開為兩本記錄簿。
4 ?實驗計劃 [P]
針對一短程的實驗目標,進行紙上作業計劃,設計實驗流程。
a. 收集所有已知的有關方法,研讀之后,選出一或二個最適當方法。
b. 整理出可行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以流程條舉寫出,注明實驗條件及細節;像在寫電腦程式,或電影劇本。 正式操作前,要先在腦中演習一次流程。
c. 整理出所使用的藥品單,及其配方法;并開始找藥品或購買。
d. 整理出所使用的主要儀器表,事先檢查或洽借;并學會使用方法。
e. 對可能出問題的步驟,事先與專家討論其要點,并預想解決方桉。
5 ?實驗操作 [E]
實驗成敗的關鍵時刻,也是發現的起點。
a. 依實驗計劃 [P] 進行,記錄下所有進行過程的細節;要小心觀察所有細節,寧可多記,勿漏記重要記錄。 有點像福爾摩斯在觀察犯罪現場的記錄。
b. 可事先列表,或作一執行流程,以便引導實驗進行。 通常在正式的記錄本之外,可另設一本在實驗桌上使用的現場記錄簿 (Benchman)。
c. 第一次試作失敗,檢討后若計劃不改,則進行第二次操作為 [P1-E2]。
d. 若檢討后改變計劃,則 [P1] 取銷,重新寫計劃,另立一新日期。
6 ?實驗結果 [R]
不論成功或失敗,仔細察覺事實真相,均能獲益。
a. 就所得數據,一一整理出結果,不管成敗,都要成完整形式的圖表;數據若不整理成圖表,無法對它分析或思考。可把所有的圖表結果貼在書桌前,朝暮思考。
b. 對所得圖表進行觀察、討論,分條以文字描述所觀察及省思的結果。
c. 強迫自己對結果的圖表,作最大限度的想像,量擠出新的觀察結果。
d. 若結果不佳,亦必慎重整理、檢討,勿隨手一丟了事;既使失敗的實驗,也要從中榨出一絲結果,做為改善的起點。
7 ?實驗討論 [D]
由各種角度,檢討實驗的來龍去脈。
a. 針對所得結果進行討論,說明其所衍生的問題或結果。
b. 由結果所衍生出的問題,提出可能之說明,并建議解決方式。
c. 對失敗的實驗,提出改進及注意要點,土重來。
d. 實驗雖然看似成功,要思考各種可能造成相同結果的 假象,以各種控制組來避免假象。
e. 不要忘記跳出實驗現場,以較寬廣的角度,再次檢討整個研究的大方向。
8 ?應用心得
a. 以日記方式記錄,是一種自我對談及省思,經常可在以筆記錄的過程中,自動顯現出問題的答桉;同學們大多懶于做這種記錄與省思。
b. 積極的研究生活,每天可經歷一個 P-E-R-D 循環,并由結果規劃次日的計畫 [P]。
c. 若一時無法對問題有所解答,過些時候再重新細讀實驗記錄,可能會有新的心得。
d. 隨時把實驗結果影印給指導老師,共同討論,或在 Lab meeting 口頭報告;把重要結果整理成一頁來報告 (One-Page Show) 是一理想的方法。
e. 當記錄數目累積相當多后,可作一 index 表,表列各實驗摘要,方便查閱。
附錄: 實驗記錄實例分析
1. 善用流程圖
這樣記錄的用意 [計畫時]
(1) 很清楚表達出對該事件的推理流程,與所有可能的現象與結果。
(2) 畫出這樣的推理流程后,你就很清楚要做那些實驗了。
2. 詳細寫好每一步驟與分流情形
這樣記錄的用意 [計畫時]
(1) 很多實驗非得同時進行不可,就會使得步驟變得很雜。
(2) 如上面的設計可以處理很雜的實驗流程,使得操作不會亂掉。
(3) 通常雜的實驗設計較難進行,但可以同時觀察到很多現象。
3. 以簡明步驟或者流程記錄操作步驟
這樣記錄的用意 [操作時]
(1) 上面的列表式記錄,是實驗一邊進行時,一邊記錄操作過程。
(2) 可以完全忠實地記錄整個操作過程,以便追蹤關鍵的操作步驟。
(3) 通常這樣的做法,是用來診斷一直做不好的實驗,以尋求可能的改善方法。
4. 收集所有照片或結果記錄
這樣記錄的用意 [整理結果時]
(1) 所有照片要快貼到記錄本上,并且馬上注明圖中所有影像為何。
(2) 也要附加說明該圖片的文字,以及任何可以輔助說明的圖形。
(3) 切忌把一張圖片孤零零地貼在實驗本上,沒有任何說明,甚至沒有黏貼。
(4) 無論你實驗結果好不好,都要老老實實地把圖貼好,仔細檢討。
5. 原始數據要及時作圖
這樣記錄的用意 [整理結果時]
(1) 原始數據要馬上轉畫成圖形,SigmaPlot 是最常用的軟件。
(2) 沒有電腦的時候,用方格紙一樣能夠達到目的。
(3) 要把所有的實驗條件與細節附記上去。
(4) 無論你實驗結果好不好,都要老老實實地作圖、檢討。
6. 面對實際問題時要盡力想出可能原因
這樣記錄的用意 [檢討時]
(1) 面對一件困難的問題,要力想出所有的可能原因。
(2) 找到原因后,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7. 檢討問題梳理思路時,也盡量用流程圖
這樣記錄的用意 [檢討或計畫時]
(1) 做了一大堆實驗后,應該以流程圖連結所有的實驗,看出整體關連。
(2) 若你無法這樣做,表示你所的的實驗可能相當零散。
(3) 中途的回顧,可以檢討過去,指示未來的最佳方向。
8. 盡量按照整月或者整周德時刻表,來控制實驗進度
這樣記錄的用意 [檢討時]
(1) 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驗的來龍去脈,以及其間的關連性。
(2) 可以更加精確地管理實驗進行的時間進度,檢討自己是否善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