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介質中折射率的幾種測量方法
介質折射率測定的五種方法
折射率是表征介質光學性質的重要參數,因此折射率的測定成為幾何光學的重要問題。介質折射率的測定具有現實意義,成為高考的重點,介質折射率測定的通常有一下五種方法。
一、成像法
原理:利用水面的反射成像和水的折射成像以及折射定律測定水的折射率
方法:如圖1-1所示,在一盛滿水的燒杯中,緊挨杯口豎直插一直尺,在直尺的對面觀察水面,能同時看到直尺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部分的像,若從點P看到直尺水下最低點的刻度B的像 (折射成像)恰好跟直尺在水面上刻度A的像 (反射成像)重合,讀出AC、BC的長,量出燒杯內徑d,即可求出水的折射率n.
計算方法如下:光線從O點射出液面時,入射角為i,折射角為r,由光的折射定律
例1一直桿AB的一部分豎直插入裝滿某種透明液體的柱形容器中,眼睛從容器的邊緣D斜往下看去,發現直桿A端經液面反射的像恰好與B端經液體折射形成的像重合,如圖1-2所示,已知 ,該液體的折射率是 .
解析:本實驗光路圖如圖1-3所示,則
二、插針法
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方法:如圖2-1所示,取一方木板,在板上畫出互相垂直的兩條線AB、MN,從它們的交點O處畫直線OP(使 ),在直線OP上P、Q兩點垂直插兩枚大頭針.把木板放入水中,使AB與水面相平,MN與水面垂直.在水面上觀察,調整視線P的像被Q的像擋住,再在木板S、T處各插一枚大頭針,使S擋住Q、P的像,丁擋住S及Q、P的像.從水中取出木板,畫出直線ST,量出圖中的角i、r,則水
的折射率 .
例2用“插針法”測定透明半圓柱玻璃磚的折射率,O為玻璃截面的圓心,使入射光線跟玻璃磚的平面垂直,如圖2-2所示的四個圖中 是學生實驗插針的結果:
(1)在這四個圖中肯定把針插錯了的是 .
(2)在這四個圖中可以比較準確地測出折射率的是 .計算玻璃的爭折射率的公式是 .
解析:將 看做入射光線, 看做出射光線,由折射定律知,入射光線與界面垂直,進入玻璃磚后,傳播方向不變.由作出的光路圖可知A、C錯誤;而B中光路雖然正確,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為零度,測不出折射率,只有D能比較準確測出折射率,角度如圖2-3所示,其折射率 .
例3 如圖2-4所示,等腰直角棱鏡ABO的兩腰長都是16cm.為了測定它的折射率,棱鏡放在直角坐標系中,使兩腰與Ox、Oy軸重合.從OB邊的C點注視A棱,發現A棱的視位置在OA邊上的D點,在C、D兩點插上大頭針,C點的坐標位置(0,12),D點的坐標位置(9,0),由此計算出棱鏡的折射率為
解析:從C點注視A棱,發現A棱的視位王在OA邊上的D點,說明光線AC經OB邊發生折射,反向延長線過D點,由此可作出由A棱入射到C點的光路如圖2-5所示,則棱鏡的折射率為
三、觀察法
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方法:取一圓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3-1所示.從點A觀察,調整視線恰好看到筒底邊緣點B,慢慢向筒中注入清水至滿,仍從點A觀察,能看到筒底的點C,記錄點C位置,量出筒高h,筒的內徑d及C到筒另一邊緣D的距離 ,則水的折射率 .
例3 如圖3-2所示,一儲油圓桶,底面直徑與桶高均為d,當桶內無油時,從某點A恰能看到桶底邊緣上的某點B,當桶內油的深度等于桶高一半時,在A點沿AB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C點,C、B相距 .由此可得油的折射率n= ;光在油中傳播的速度 .
解析:畫出光路圖如圖3-3,可知:
,
,
四、視深法
原理:利用視深公式
方法:在一盛水的燒杯底部放一粒綠豆,在水面上方插一根針,如圖4-1所示.調節針的位置,直到針尖在水中的像與看到的綠豆重合,測出針尖距水面距離即為杯中水的視深 ,再測出水的實際深度h,則水的折射率 .
五、全反射法
原理:全反射現象.
方法:在一盛滿水的大玻璃缸下面放一發光電珠,如圖5-1所示.在水面上觀察,看到一圓的發光面,量出發光面直徑D及水深h,則水的折射率 .
例4 如圖5-2所示,在水中深度為h的地方有一點光源,為了使光不露出水面之外,在該點源的正上方的水面上漂浮一遮蓋物,設水的折射率為n,這個遮蓋物的最小面積為多少?
解析:利用全反射原理,設最小面積為S,半徑為r,
,
得:
例5在一次測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采用了如下方法,將一塊半圓形玻璃磚放在水平面上(如圖5-3所示),用一束光線垂直于玻璃磚直徑平面射入圓心O,以O為轉軸在水平面內緩慢轉動半圓形玻璃磚,當剛轉過 角時,觀察者在玻璃磚平面一側恰看不到出射光線.這樣就可以知道該玻璃磚的折射率n的大?。敲矗鲜鰷y定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的原理,該玻璃的折射率 .
解析:當半圓形的玻璃磚剛好轉過 角時,觀察者在玻璃磚平面一側恰看不到出射光線,就說明此時恰好發生全反射.因原來入射光線與界面垂直,故當玻璃磚轉過 角時,法線方向也轉過 角,故此時入射角為 , 角即為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