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性XXXX18精品A片一区二区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WB實驗中蛋白跑帶如何區分分子量大小

2021.6.21

western
blot中分離膠濃度的選擇取決于目的蛋白分子量
不同的分離膠濃度對不同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的分辨率不一樣,比如15%的分離膠更適合45kDa的分目的蛋白,而10%的分離膠更適合70kDa的目的蛋白而因為western
blot的膜應該是完全覆蓋SDS
PAGE的凝膠,所以不用太擔心條帶在凝膠上位置偏上活偏下
所以western
blot中分離膠濃度的選擇取決于目的蛋白分子量
如果以溴酚藍跑到膠的底部為準,26kD在10%的由下往上1/4的地方,而15%就在由下往上大約1/2(不太確定)的地方,對于分子量比較小的蛋白,當然是膠的濃度越大,分離效果越好.但是你必須考慮到,膠的孔徑一旦小于蛋白-SDS復合體的直徑,分子量大于這個蛋白的所有蛋白仍然不能有好的分離效果.如果孔徑太大,所有蛋白都跑得那么快,也是分不開的.所以,關鍵是看這個分子量附近的蛋白,比如±5kD以內的所有蛋白,在不同濃度的膠中的速度差要盡可能達到最大,假設是對數正態分布,那么方差要足夠大,才會有較好的分離效果.另一方面,蛋白跑的路程越大,也越能和附近的蛋白分開.
建議是溴酚藍跑到底,而目標蛋白正好在整塊膠的1/2的地方,分離的效果時最好的
分子量較大的蛋白做wb實驗和其他蛋白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主要注意幾個地方合適的內參印染,一般用的比較多的幾種內參分子量都比較小(30~50KD)合適的凝膠,膠濃度要配制的稀一些,一般選擇3%~10%的凝膠增加轉膜時間,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要完全轉到膜上需要更長的時間

推薦
關閉